囤房稅2.0,全名為「房屋稅差別稅率 2.0 方案」,是立法院為落實居住正義於2023年12月19日三讀通過的新稅制。
新制將於2024年7月正式上路,並於2025年5月起開始課徵,目的是打擊房市中的空置房屋,增加可負擔住房的供給。
以下,我們將詳細探討囤房稅2.0的背景、舊制與新制的差異,以及對房市的影響。
哲誠這裡整理囤房稅2.0懶人包,幫助您一次看懂新制重點。
為什麼要推出囤房稅2.0
囤房稅2.0的目的是鼓勵多屋族將閒置房屋釋出,新制預期將對多屋族及建商產生一定影響。
根據財政部統計,2022年全台非自住房屋數量達49.4萬戶,約佔全體房屋的7.9%。
囤房稅2.0上路後,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稅率將提高至2%~4.8%,多屋族將面臨更高的稅負壓力。

囤房稅2.0修法修了什麼?
囤房稅的修法主要目的是針對空置房屋與持有多間房產的投資者,以下是五大主要調整方向:
調高空屋的稅率
對於擁有多間非自住用途房產的持有者,囤房稅的法定稅率天花板調升至4.8%,地板則提高到2%。
各地方政府必須在這個範圍內設定囤房稅的稅率。
此外,若持有戶數超過一定的數量,每一戶都將按照最高稅率計算,增加持有者的稅負。
降低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率
為了讓購屋自住者和將房屋投入租賃市場的人受益,囤房稅的修法將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的稅率降低至1%。
此類房屋的定義為本人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僅擁有一戶,且該房屋為實際居住並登記戶籍的地方。
另外,有兩種情況下的稅率也將調整降低:
- 出租房屋並申報租金收入達到標準的,法定稅率將改為1.5%至2.4%。
- 繼承取得的共有住家用房屋,法定稅率同樣調整為1.5%至2.4%。
非自用住宅持有數量加重稅率
此次修法重點在於打擊空置房屋和建商閒置空屋的問題,對於長期持有庫存房屋的建商、在各地持有多戶房產者,
或出租卻未申報或未達租金標準的房屋,囤房稅的法定稅率將增至最高4.8%。
估計全國約有36萬戶將受到影響,並預計整體可增加26億元的稅收。
改採取全國歸戶、累進課徵
修法後,將改變過往的歸戶計算方式,實施全國歸戶,避免民眾透過在不同區域置產來逃避囤房稅。
各地方政府應參考財政部公告的基準,按照持有人的全國房屋持有數制定差別稅率。
新的法定稅率區間從原本的1.5%至3.6%調整為2%至4.8%,差別稅率將採用全數累進的方式進行課徵。
加重建商持有空屋稅賦
針對建商持有的空屋,修法後會進行相應的稅賦調整。
考量到目前房價高漲,購屋者需觀望與評估,對於建商持有兩年以內的房屋,法定稅率從1.5%至3.6%調整為2%至3.6%
而持有時間超過兩年的房屋,稅率則調整至2%至4.8%。
這些修法在促使市場的流動性,減少空屋率,並進一步穩定房市。
這樣的變革或將對投資者與持有者的決策產生深遠影響,特別是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稅務環境下,房產持有者需要重新考慮其投資策略。
【賣房前閱讀的文章】:
賣房的注意事項與流程|如何開價,合理賣到理想價格|屏東房屋買賣|誠家有我

房子有考慮出售,想哲誠規劃討論的可以加入【我的官方LINE】
哲誠這邊附上懶人包


囤房稅與你有什麼影響?
跟大家分享我認為囤房稅2.0可能會影響的問題:
短期內房價可能下跌,但跌幅有限
若是擁有四戶以上房產的囤房族,可能因稅負壓力而優先釋出部分房源,導致房價短期內出現些微微下跌。
但對於擁有大量房產的大戶來說,稅負影響較小,因此不太可能因稅務問題而出售房產,房價的下跌預期僅會是短期且幅度不大。
單一自住房屋者的房屋稅率降低
若你僅擁有一戶自住房屋,那麼從2025年開始,房屋稅率仍維持在1.2%,
也就是說,你可以變相節省一筆房屋稅支出。
租屋市場房源增加,但租金可能上漲
雖然囤房稅2.0的目的是促進租屋市場的活絡,但若房東為了享有稅率優惠而申報房屋出租,將面臨相應的稅務成本增加。
房東多半會將稅負轉嫁給租客,因此整體租金水平可能因而上升,形成租屋負擔增加的情況。
『文章到這邊若文章對你有幫助,也希望能分享給有需要的人』
